近年來,中國檢驗檢測行業經歷了蓬勃發展,預計至2022年,我國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根據1月9日國網物資部頒發的《國網物資部開展2020年物資質量監督及供應商管理重點工作》(簡稱:《重點工作》),要求檢測機構完成大宗物資“儲檢配”一體化作業、檢測資源共享、提升檢測中心“軟實力”。
珠高電氣檢測有限公司 (簡稱珠高檢測)把握這一機遇,深度融合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推動傳統單一檢測模式向生產線檢測、安裝檢測、運維監控的一站化模式管理,終端實現多業務融合監控。打造狀態全面感知、數據全面融通、平臺高效共享、應用便捷靈活的泛電力檢測物聯網。
1、瞄準實驗室智能化 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根據《重點工作》指示,主網設備供應商應與檢測機構建立互聯機制,加快配網物資,特別是電線電纜、開關柜、配電變壓器等物資類別的品類管理中心建設、優化配網設備供應互聯標準。珠高檢測推動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智能化、無紙化試驗進程,供應商通過無線遠傳技術了解試驗全過程;通過局部授權,保證各廠家產品研發信息安全。
珠高檢測通過收集試驗過程數據,推動供應商全息多維評價體系實施應用, 為供應商建立一體化電網設備“健康檔案”。基于統一的數據模版、平臺,將各類電網設備的型式試驗、出廠試驗、抽檢試驗、交接試驗、運行后的實驗數據等,統一采集、集中管控,有助于廠家生產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為電網及發電集團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瞄準智能安全系統 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
通過安全信息管理,運用人臉識別和著裝識別以及報警裝置等根據對實時采集上來的風險數據信息量化后,自動分析趨勢并預警;通過集成化管理,把單一功能應用,通過后臺鏈接,集合到軟件中,通過可視化界面呈現大數據信息,包括工地監控畫面、工程進度、安全帽識別、區域報警等;保證試驗的安全。
熱成像、人臉識別、電子圍欄、AI體態識別
3、交流中心,實現資源共享
推動高校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揮珠高檢測資源力量,推廣各級檢測資源可視化,為高校提供研發技術支持,與高校人才、科技、智力優勢相結合,實現強強聯手、優勢互補。
南方科技大學研發的搭載耐壓軟體機器手的KRV型超高壓帶電作業機器人在珠高檢測進行500kV交流耐壓試驗和1000kV直流耐壓試驗
智能實驗室為機器人試驗提供了獨特的視覺觀察角度。
國網歐研院主任參觀考察 馬來西亞客戶參觀考察
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場35kV集電線路和開關柜耐壓試驗
三峽陽西沙扒220kV海纜耐壓試驗
珠高檢測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未來將加大和電網、發電集團、高校、企業等主體的深度合作,應用最先進的通訊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使得檢測數據及結果更加符合未來大數據應用場景,珠高檢測總經理鐘成指出:檢測機構具備孕育人工智能的土壤,是最接近數據的地方;從產品的研發數據、出廠數據、竣工數據運行到日常運維數據,貫通產品生命周期。通過5G為代表的通訊技術及神經網絡算法(CNN、AutoML等)使得檢測機構核心試驗能力從“檢測人員+檢測設備”到“檢測算法模型+檢測設備”的轉換,實現檢測全流程智能化,減少人為及相關因素帶來的檢測結果的誤差。未來,檢測行業的技術、經驗或以算法模型的方式傳承、迭代,增加歷史數據的可追溯性以及可比對性。珠高檢測將致力推動這一過程的發展